以太坊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是機構需求上升的證明
根據分析師的說法,以太坊在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是機構需求上升的證明。但期貨數據顯示零售投資者似乎在觀望中,出現了分歧。
專家在週二接受Decrypt訪問時表示,這種分歧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資本的缺乏、不平等的信息獲取以及兩個群體之間心態的差異。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截至撰寫時,以太坊正克服宏觀逆風,從周日的低點回升7.75%,扭轉了上週的損失。ETH目前的交易價格為$3,661.11,過去一天內上漲了3%。
截至7月31日,美國現貨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所持有的總淨資產達到215.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專家表示,這是一個明顯的機構需求的信號。
HashKey OTC的負責人Emma Shi告訴Decrypt:“機構客戶轉向受監管的數字資產平台以對沖宏觀風險。”
這兩種頂級加密貨幣被視為“替代價值儲存和潛在對沖”,並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受到重視。
這一趨勢是由像Bitminer (BMNR)這樣的企業財庫活動促成的,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目前持有高達833,000 ETH,價值30億美元。
BitMine的主席Tom Lee在昨天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在加密財庫同行中脫穎而出,無論是在提高每股加密NAV的速度上,還是在股票的高流動性上。”
Lookonchain的數據提供了有關近期以太坊購買的更詳細視角,自7月9日以來,14個新的錢包已累積856,554 ETH。
這些錢包中有三個通過FalconX和Galaxy Digital的場外交易(OTC)桌子獲得了63,837 ETH,價值2.36億美元。
零售與機構之間的分歧
與這一穩健的機構需求形成對比的是,加密情報平台Kiyotaka的數據顯示,零售投資者的態度更為謹慎。
ETH期貨交易者持有的多/空比率自4月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該加密分析平台在X上指出,這表明一種資金配置不足的模式和一般的“觀望”姿態。
大型投資者“從規模中受益”,並能接觸到“複雜的DeFi策略”,這些通常對較小的持有者來說“無法觸及或效率低下”,NodeOp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man告訴Decrypt,強調了上述的分歧。
HashKey的Shi重申了Naman的觀點,指出“心態”的差異是零售和機構之間的區別所在。
雖然零售參與者具有“防禦”心態,專注於“回收資本後再考慮新投資”,但大型玩家則將市場下跌視為“折扣”,並將其視為購買機會。
Shi表示,與通常以短期持有為特徵的零售交易者不同,成熟的持有者更注重長期。數字資產財庫累積以太坊突顯了“穩健的風險管理框架”的重要性和對“以太坊生態系統長期信念”的關注。
Shi指出,零售交易者還受到低利率、套利機會少以及資產管理圈內常見的可交易信息缺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