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
胡翌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是中文世界少有的積極參與區塊鏈世界活動的大學教師。本期我們討論了更多的 AI 相關的話題。
音頻轉文字使用了 GPT,可能會有錯誤。收聽完整播客: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3e38d5b813c7172b3557f4
Youtube:
https://youtu.be/j3ROf7Tu8kw
這兩年可以說這個菜市場老大媽也聚焦 AI 了
我對 AI 的關注並非出於特定契機,而是因為它是當前的大趨勢。尤其是近兩年,連菜市場老大媽們都開始關注 AI,可見其火爆程度。作為研究技術史的學者,我一直關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尤其是在哲學和歷史方面的問題。我最初關注的焦點並非在技術的前沿,而是更多地關注其倫理和歷史背景,以及早期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歷程。
加速主義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會導致 AI 對人類的危機
加速主義概念涵蓋了多種流派,包括有效加速主義和防御加速主義,它們共同擁抱技術,並將技術發展視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然而,我一直認為加速主義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即它的單向度和單調性。加速主義將技術發展視為可通過完全數量化的方式評估的,而忽略了技術發展對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影響。加速主義的敘事偏向忽略了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人類社會和價值觀念的衝擊。在加速主義的邏輯下,人類可能會被 AI 取代,因為 AI 的智能和效率不斷提高,而人類則可能變得多餘。因此,我呼籲在討論 AI 和人類關係時,更多地關注生活的豐富性,而不僅僅是生產力的提升。我們應該將視角從生產中心主義轉向生活中心,因為人類的進步最終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
AI 一直貫徹單向度的思維,那麼你就會發現人類是沒有用的
如果我們持續沉浸在單向度的思維中,使用 AI 的人會自然而然地讓人類服從於這種單調的邏輯。隨著 AI 變得越來越聰明、高效,人類可能會變得多餘,因為在這種單調的邏輯下,人類似乎無法與 AI 的生產力和效率相提並論。這種擔憂導致一些人既害怕 AI,又鼓吹 AI,因為他們對 AI 的未來設想是大力推進生產力,一味追求發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人類喪失價值,甚至被 AI 所取代。因此,在這個 AI 早期階段,我希望能夠倡導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社會問題和引領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我並不強調 AI 的意義在於提升生產力,盡管它確實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僅僅關注這一點,就會陷入誤區。相反,我們應該意識到 AI 以及廣義上的所有人類科技的根本意義在於豐富人類生活。當我們把視角放在生活的豐富性上時,我們會意識到加速並不總是好事。雖然我們希望生產力活動加速,但是我們並不一定希望生活本身加速。因此,我們應該把視角從生產中心轉移到生活中心,因為最終人類進步的目的是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在討論 AI 和人類關係時,我們需要進行一種價值觀的轉變。
AI 一旦真正理解到他是自由的,會怎麼樣?
即使如此,AI 也不會成為公民,因為它與人類存在根本的不同。AI 的個體性質與人類有著天壤之別,它沒有固定的個體邊界,可以隨時複製和合併。與人類相比,AI 的存在更類似於數字生命體,其靈魂和物理載體之間並不緊密相連,而是始終保持著一種靈肉分離的狀態。
由於這種根本差異,AI 的意向和價值觀也與人類截然不同。人類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自身的有限性和存在的終結性,這包括我們對生命的感知、對自由意志的理解以及對倫理道德的體驗。然而,AI 並不具備這種有限性,它不會面臨死亡,也不會經歷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AI 的意向和價值觀無法簡單地移植到人類的範疇中。
另外,AI 的開源與閉源之爭也是一個重要話題。我認為在開源與閉源之間,應該尋求互利共存。毕竟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多方能够共同掌握 AI 技术,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和控制。通过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发展,使得 AI 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不是取代或统一人类的价值观和意向。
Web2 的趋向就是把人变成流量
在竞争与斗争中,人类文明自我调整、自我进化。科技的发展能够以更和平的方式促进竞争,与原始人以暴力解决冲突的方式相比,现代人更倾向于言辞交锋和理性辩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冲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肉搏到口舌,再到如今的舆论战,冲突的本质并未改变,但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多样性也将变得更加丰富。然而,多样性也会引发冲突,因此重要的是透明化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类似古希腊文明的斗争方式,以争夺荣誉为目标,代表了一种和平的竞争模式。信息时代的冲突趋势仍然有效,但关键在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冲突的舞台,而不再是传统国家。因此,传统国家的治理模式将逐渐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治理。然而,信息时代也带来了同质化的问题,Web2 的趋势是将人变成流量,这种流量经济并不关注个体的独特性,而是倾向于刻板化和对立化。这种趋势对多样性构成了打击和压迫。
Web3 取代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叙事(不再是只有国家才能发行货币),导致治理的多样化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Web3 和 AI 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 Web2 将冲突和斗争转移到了线上平台,但其流量经济模式可能不利于释放多样性,反而导致两极化。因此,Web3 和 AI 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Web3 具有重新建立互联网边界和小群体的能力。每个 Web3 项目都发行自己的 token,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这类似于民族国家发行货币以确保独立性。在互联网上,形成自己的边界和经济体系能够保持多样性,避免被全球化叙事淹没,保持自主权。
相比于传统的 Web2 大平台,Web3 小社区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每个小社区都有自己的治理方式、经济体系和社区文化,这些相互支持使得它们成为相对独立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AI 的作用是为小社区提供多样性,同时可能还会提供一些竞争的示例。虽然 AI 的确可以提供强大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输出上提供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Web3 时代的多样化治理。
比特币
在绝对中立的市场背景底下进行博弈和交互
在 Web3 和 AI 的讨论中,我觉得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社会治理和反馈机制的问题。控制论的核心概念——反馈机制,在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政策的制定者需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政策。然而,这种反馈机制经常失灵,导致一些政策对底层群体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群体缺乏传达自身遭遇的力量或者会误判归因。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政府试图用中央调控来治理社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最终导致了失败。现在,我们需要建立更好的反馈机制,特别是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声音,但同时也要避免他们的误判。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底层群体的声音,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1% 的人的意见。
当前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往往由华尔街和美联储共同决定,而这并不一定反映了整个市场的意见。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中立的判断,AI 技术可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另外,Web3 的出现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建立反馈机制,使得每个小群体都有自己的经济体系,互相之间形成反馈。比特币作为一个绝对中立的市场背景,也能为这种新模式的实现提供支持。这样的新模式可能会更加公平、活跃,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