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藝術最具代表性的項目的故事始於布魯克林一個陰鬱的街區。“整個國家污染最嚴重的水道,”Matt Hall 在新紀錄片《What the Punk》中說,這是啟發他與Larva Labs聯合創始人John Watkinson的作品的環境。
這部長達80分鐘的反主流文化故事講述了兩位謙遜的加拿大程式設計師,他們從2005年開始實驗科技與藝術,並且如今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展示,CryptoPunk #110——由當前IP擁有者Yuga Labs捐贈——自2023年以來一直在那裡展出。
在2000年代末,當他們開發行動應用時,Hall和Watkinson開始著手開發像素角色生成器,這是一個有趣的功能,可以創建帶有基本像素元素的獨特頭像。
接著,以太坊的崛起改變了一切。作為長期的運動卡收藏者,他們感覺區塊鏈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能幫助他們創造出數字版的童年熱情:一種新的收藏品。
由10,000張算法生成的像素圖像組成,擁有87種獨特屬性,CryptoPunks啟發了ERC-721標準,並催生了後來蔓延至Yuga的Bored Ape Yacht Club及無數其他精神繼承者的頭像(PFP)運動。
Matt Hall和John Watkinson於2017年6月推出CryptoPunks。發布的第一週,在早期的藝術科技社群中幾乎未受到注意。然而,一篇來自Mashable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文章介紹了這些免費領取的項目。幾天之內,所有的CryptoPunks就被銷售一空。
二級市場的銷售逐漸增長,最終累積超過1000萬美元的ETH銷售額。這股熱潮和資金的流入推動了NFT的興起。
《What The Punk》匯集了幾位推動區塊鏈藝術歷史的重量級人物:前佳士得數位藝術負責人Noah Davis(後來成為Yuga Labs旗下的CryptoPunks負責人)、藝術專家Yehudit Mam(來自Dada)、收藏家Dan Polko,以及長期擔任Punk Discord版主的Tschuuuly。
Erick “Snowfro” Calderon也承認,他作為Punk收藏者和活躍社群成員的經歷幫助他設想了成功的以太坊生成藝術平台Art Blocks。
作為對比,《What The Punk》突出了早期加密藝術家Robness的創作。Robness不認同CryptoPunks的熱潮,認為這分散了人們對這個項目藝術層面的注意力,並且加劇了投機性投資。因此,在2021年,他購買了Punk #2317並立刻將其燒毀,作為一種藝術行為。
儘管如此,Robness依然愛著這個項目的藝術核心,並稱Punks為“加密藝術的華爾頓”,並補充說它代表著“一場運動——我們才剛剛開始。”
關於影片
被CryptoPunks的故事吸引,導演Hervé Martin-Delpierre(曾執導《Daft Punk Unchained》)和製片人Marc Lustigman花了三年時間揭開Punks背後的秘密,並採訪了加密藝術界的眾多大咖。從藝術家到畫廊主人,從收藏家到拍賣行,他們捕捉到了豐富的聲音,揭示了這個收藏如何顛覆藝術界。
Lustigman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表示,紀錄片的概念是在2020年Covid-19大流行期間提出的,那時NFT尚未在2021年大熱,尚未推動Punks價格的上漲。
“有個朋友告訴我,‘這是藝術的未來;你應該買一些。’一開始我以為他在開玩笑,”Lustigman回憶道。“我當時只關注視覺效果,慢慢地,某些東西開始吸引我,甚至變得讓我著迷!六個月後,我明白了背後的天才,並且我發現的故事如此驚人,我想拍一部電影來講述它。”
“正是Punks讓我們接觸到了加密藝術,”Martin-Delpierre補充道,他指出他們利用智能合約來支持鏈上藝術項目“使數位藝術得以繁榮。他們是後來整個藝術生態系統發展的源頭。”
製片人有意避免陷入區塊鏈的技術細節,而是聚焦於CryptoPunks的影響力,無論是支持的聲音還是反對的聲音,以及這個收藏在傳統藝術界的影響力擴展。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奇特的元素需要解釋,例如被遺棄並取代的故障版“V1 Punks”,它們雖然被替換,但仍存在於區塊鏈上。
“挑戰在於向那些對[加密]世界不熟悉的人解釋極其複雜的事物——比如V1 Punks,”Martin-Delpierre說。“我們尋找了適當的敘事形式來做到這一點,因為這些關鍵時刻有助於讓人們更好地理解藝術如何在區塊鏈上運作。這不僅是關於Punks的電影;這是關於三位當代藝術家的旅程。”
“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超越一個簡單的成功故事,更深入探索區塊鏈上藝術的發展,”Lustigman補充道。“Robness在中途加入並呼應了Matt和John的軌跡:藝術家為了讓自己的藝術作品被看見並獲得認可而奮鬥。他成為了催化劑。”
CryptoPunks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NFT是什麼時推出,隨後爆發並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但近幾年交易熱度有所冷卻,儘管偶爾會出現巨大的銷售,仍能引起關注並登上頭條。紀錄片涵蓋了這一路過山車般的高峰與低谷。
作為製片人,他們也承擔了講述一個相對小眾項目的故事——旨在同時尊重並滿足該社群的粉絲,同時擴大其影響力,並將這個故事帶給更廣泛的觀眾。
“作為紀錄片製作人,我們採取了寬廣的視角並提出問題,”他們在聯合回應中說。“我們既不是支持也不是反對NFT。我們只是希望將這些資料提供給大眾——讓他們可以在沒有文化偏見的情況下形成自己的觀點。這部電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快照:富有創意、略顯天真的人們,要么被吞噬,要么與壓倒性的力量作鬥爭。”
《What the Punk》於6月11日在VIMEO OTT上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國際上映,並在法國和德國的ARTE平台播出。歐洲首映於6月11日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2024期間舉行,作為巴塞爾數位藝術新形式數位藝術英里的一部分。
編輯:Andrew Hay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