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網絡 EOS 宣佈更名為“Vaulta”
區塊鏈網絡 EOS 於週二宣佈更名為「Vaulta」,並將轉向「Web3 銀行」,以期抓住對創新金融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交易員急於抓住機會,該網絡的本地代幣 EOS 在公告後不久上漲了 30%,達到 0.65 美元,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顯示。
儘管出現突然的激增,該代幣仍較歷史最高點 22.89 美元下跌了 188%,顯示該區塊鏈自爆炸性首發以來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 EOS 週二的聲明,Vaulta 的過渡暫定定於 2025 年 5 月底,屆時 EOS 代幣將被兌換為新的 Vaulta 代幣。
該兌換將會是雙向進行,持續四個月,允許用戶通過專門的門戶網站以 1:1 的比率將其 EOS 代幣兌換為 Vaulta 代幣。
Vaulta 代幣也將在 EOS 當前交易的近 140 個交易所上市。代幣的交易代號和其他技術細節將在稍後公布,EOS 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
Vaulta 的「Web3 銀行操作系統(OS)」將提供一套工具,支持實物資產的分割擁有權、質押、托管和比特幣收益策略等服務,EOS 表示。
該平台將建立在現有的 EOS 技術基礎上,進行一些關鍵升級,以改進其與其他區塊鏈的協同工作。
智能合約
其中一個主要升級是名為 exSat 的功能,它將進一步幫助比特幣上的智能合約,允許 Vaulta 與其他區塊鏈網絡進行互動。
Vaulta 的系統將具有一秒鐘交易終結性、C++ 兼容性以及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性,用於智能合約。
通過與 Spirit Blockchain 合作,該公司專注於實物資產的分割擁有權,以及與 Ceffu 的合作,該公司專門從事托管和收益策略,Vaulta 聲稱將在「安全的環境」中融合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傳統金融。
該平台還計劃成立一個銀行諮詢委員會,為項目方向提供建議,委員會將包括來自 Systemic Trust、Tetra 和 ATB Financial 的金融科技和 Web3 代表。
EOS 於 2018 年推出,旨在挑戰以太坊,最初由於其高交易吞吐量和較低的費用,吸引了大量關注,這得益於其獨特的委託權益證明(DPoS)共識機制。
通過創紀錄的首次代幣發行(ICO),EOS 籌集了高達 41 億美元的資金,最初被視為區塊鏈領域的主要競爭者,被譽為「以太坊殺手」。
然而,在其推出一年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 EOS 背後的公司 Block.one 提起訴訟,指控其進行了未註冊的證券銷售。
Block.one 最終通過支付 2400 萬美元的罰款來和解此案,相較於籌集的 40 億美元,這一罰款顯得微不足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網絡未能達到預期,經常出現擁堵問題和「互投」指控,導致市場信心大幅下降,並使代幣價值大幅下跌。
編輯:Sebastian Sincl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