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辨別網上看到的內容是否真實變得前所未有的困難。有人雇用AI機器人在Reddit上做假評論,Drake在一段說唱中復活了Tupac,而Morgan Freeman不是真的Morgan Freeman。不過,布林肯在基輔彈吉他卻是真的。
數字造假並不是新鮮事,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傳統的偽造品存在得更久了。岩畫、古代陶器和彩色玻璃窗都是用於誤導真相或完全掩蓋事實的例子。偽造品存在以來,幾乎不可能百分之百確定某物是真還是假。同樣的情況可能也適用於生成式AI。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考慮「深度真實」的概念。深度真實是深度偽造的反義詞。它不是假設一切都是真實的,然後我們只需要證明某物是假的。相反,它假設一切都是假的,我們需要充分證明某物是真的。
歷史上,我們確定真實性的解決方案是依賴並信任機構。但是,在媒體泛濫和信息過載的時代,這種模式崩潰了。這些機構的缺陷和偏見被暴露出來,導致信任的深刻危機。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權威可以依賴,我們現在需要以一種擁抱去中心化架構的方式來證明對象的真實性(或缺乏真實性)。
換句話說,我們認為深度真實不應該是「值得信賴的」,而應該是「無需信任的」。與其將信任放在一個單一權威上,信任應該分散在一張由數字簽名、加密算法、社區筆記和不可篡改區塊鏈技術組成的網絡上。這避免了單點故障,增強了透明度,並使個人對判斷他們的規則擁有更多控制權。USV聯合創始人Fred Wilson曾說過,AI和web3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而web3解決了AI歸因問題。
這將如何運作?Andy在2015年描述我們對Mediachain協議的投資時最好地闡述了這一點:
「該協議允許任何人將信息附加到創作作品上,使其在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庫中持久存在並可被發現。……數據由網絡參與者維護,不需要許可即可貢獻或訪問,使其成為創作者、開發者、平台和媒體組織之間協作的理想場所。它適用於任何形式的媒體——圖片、動圖、視頻、文字作品以及音樂。」
長期以來,USV一直相信我們消費的媒體的上下文信息應該更加開放。創作者應該有選擇權來附上她拍攝的照片的身份、拍攝地點和時間。而她的觀眾應該能夠通過微支付來感謝她的作品。但是基於協議的媒體一直感覺更像是維他命而不是止痛藥。
情況不同了。2024年將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選舉年。超過一半的世界人口——也就是40億人——將在今年投票。一個給用戶更多關於他們所消費的媒體信息的系統迫切需要。不僅僅是在政治領域,還有像約會應用、二手時尚市場甚至是度假租賃等領域。
但只將深度真實視為對抗虛假信息的工具是錯誤的。我們認為它們可以成為一種新的媒體原語。就像你在IG和TikTok上看到的短視頻一樣有趣和上癮。不要誤會我的意思,AI生成的媒體是魔法,但我們相信人們總是渴望真實的、人類生成的、現實生活中的內容。我們對新平台捕捉和表達這種內容的方式感到興奮。
這種技術的推廣需要什麼?目前有一些有趣的努力,比如內容真實性倡議(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和C2PA,它們使現有的媒體平台(如TikTok和紐約時報)能夠在其內容中添加加密「憑證」。然而,我們想知道,突破性解決方案是否最終會更像是web3原生和全棧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想了解將內容創作、簽名和分享整合到一個平台中的方法,從而減少每一步之間的污染風險。Paragraph的博客平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深度偽造並不新鮮,它們只是另一種幻象。隨著我們消費、分享和相信信息的技術發生變化,「深度真實」將出現,以加強我們對彼此的集體聯繫和信任感。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