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说」是 Foresight News 推出的一档对话专栏创作者栏目,我们会向每个月评选出的优秀创作者就市场热点话题发问并将收集到的结果整理成文,博采众议,发掘更具深度的思考。
撰文:Foresight News 2024 年 5 月优秀内容创作者
整理:Foresight News
美国当地时间 5 月 23 日,美
SEC
批准了 8 份
以太坊
现货 ETF 的 19b-4 表格,这是本年度继
比特币
现货 ETF 获批后加密行业又一个里程碑事件。监管态度的软化,无疑是本轮牛市的重要催化剂,然而市场的反应却出乎意料。这波利好,能否让以太坊接棒,引领牛市走向繁荣?
本期「创作者说」主题为「现货 ETH ETF 获批,以太坊能引领牛市吗?」我们邀请到了
2024 年 5 月 Foresight News 优秀创作者榜单
中上榜的
LD Capital
、
Web3 小律
、
Eureka Partners
、
Block unicorn
、
inpower 王骏
、
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
小猪 Web3
、
Tom Analysis
以及
LFG Labs
加入到了讨论中来。
围绕「ETH ETF」这个话题,我们抛出了「美 SEC 态度为何突然转变?」、「该利好消息的市场反应远不如 BTC ETF 的原因是什么?」、「近期的以太坊基金会争议会有怎样的影响?」、「哪些生态因此受益?」以及「近期的投资策略」这五个问题。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答案:
1、现货 ETH ETF 获批,美 SEC 态度突然转变,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从监管角度看,这对加密行业有何影响?
LD Capital: Regulators and politicians are unpredictable,从 ETH CME 的持仓量来看,从 5 月 20 日 22.59 万枚增长至 6 月 6 日的 31.9 万枚,显著加仓现象发生的时间跨度较短,也显示出此前机构对 ETH ETF 的押注并不积极,也并没有大量多头提前押注。因此 SEC 的突然转变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同时 FIT21(主要内容为建立一个监管美国加密市场的制度,设定消费者保护措施,指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为数字资产的主要监管机构以及非证券现货市场的监管者)法案的众议院通过也展示出这一阶段加密监管松动的信号,虽然此法案还需通过参议院,总统行动等才能正式成为法律,并且 6 月 3 日拜登否决了 SAB121 的投票,因此 FIT21 法案也是有较大可能在接下来的进程中被推翻,大选前的政治博弈会继续对加密市场的未来产生转折性的影响。但是目前从监管角度来说,ETH ETF 的通过帮助其摆脱多年来证券定性不确定性的利空,对大部分此前有模糊证券定义的代币来说也是利好。
Web3 小律: 此前年初 BTC ETF 推动的原因在于 1)Garyscale 灰度的胜诉案件,来自法院的压力;2)BTC 本身非证券的属性,3)BTC 在期货所受监管,4)Blackrock 等传统金融的推动。
由此,SEC 主席 Gary Gensler 投出了很不情愿的一票,通过了 BTC ETF。
同样推理到 ETH ETF,ETH 有被认定为证券的可能,我们此前也看到 SEC 在调查以太坊基金会。并且 SEC 在各种发 Wells Notice 对 Uniswap,Robinhood 等施加监管压力。
真正的转变美国政治上的转变,1)美国大选的推进(美国 Crypto Holder 占全美 15% 人口基数),2)Trump 的 Pro Crypto 风格,以及 3)传统金融的助力。
ETH ETF 的获批,对于加密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标志着主流对于加密资产的认可(可能更多在投资、资产配置层面),以及为主流传统金融对于区块链改造传统金融的深入探索(Blackrock 代币化基金的实现,DTCC 探索区块链代币化证券结算的可能,跨境支付的区块链支付结算采用)。
Eureka Partners: 近期加密市场的冷清,让市场用户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宏观市场的身上。对于 ETH 来说,其最大的争议是 ETH 究竟是属于商品还是证券,这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之间一直在争论的事情。而在 ETH ETF 获批前的前一天通过了 FIT21 法案,该法案将 ETH 认定为商品,因此 ETH ETF 便变得非常明确了。
从监管角度来看,ETH ETF 的获批意味着美国对于 ETH 的共识达成了一致,即不用于质押的 ETH 属于商品,用于质押的 ETH 才属于证券。这对于之后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影响,将会变得清晰起来。
Block unicorn: 首先,这种转变是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达成了共识,确定加密货币可以为美国政府带来好处,同时加速了 SEC 批准的速度。其次,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共同使用了加密作为总统选举捐款,在加密货币史上都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未来会进一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总统选举在全世界可以间接影响到十亿人口,如果只吸引了 5000 万新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的波动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inpower 王骏: 个人认为主要是争取加密选民。目前 sec 主要负责人都是民主党,但是在加密政策却是采取保守策略。
据说目前美帝有五千万选民是加密用户,现在特朗普正在积极争取这一部分选民。
民主党在此背景下应该也是采取积极措施,不想放弃这部分选票。
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打不过就加入,按照数据统计,美国有 5000 万以上的加密资产用户,这个趋势 SEC 在内的监管层应该也懂是拦不住的,与其未来的趋势便宜其他政府,不入美国自己来。
从监管的角度看,算是让主流的虚拟货币项目洗白白上岸了,同时也给其他的区块链项目方提了个醒,项目发 Token 能搞,但合规费用能少。
小猪 Web3: 首先我觉得 ETH ETF 获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ETH 一直是区块链 2.0 的代表,在币圈有着足够多的共识;其次,对于美 SEC 态度突然转变,我个人觉得既有政治原因(这里不详细解释),也有之前批准比特币 ETF 的原因,批准比特币 ETF 对整个加密市场肯定做了详细的调查,我们有一句老话,「共识即价值」,BTC/ETH 的共识可以说已经坚不可摧了,甚至除了 BTC/ETH/ 稳定币,其他都被算作山寨币,ETH 运行了快十年了,没有出现过大的故障,并且孵化出
DeFi
这种革命性的产品,做大了加密市场,因此 SEC 的态度突然转变可能是认可了 ETH 在加密市场的地位;最后,从监管角度看,对加密行业肯定是好事,是被主流市场认可的信号,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香港也在松一道口子,并且率先推出了 ETH ETF,但目前看只有 BTC/ETH 在受益,有人评价这是一轮 ETF 牛,对于山寨币没有大的推动作用,但我觉得未来肯定会一起受益的,但是要让更多其他加密货币得到主流市场认可,还需要一些时间。
Tom Analysis: 香港现货以太坊 ETF 在 4 月即获上市,美国以太坊 ETF 19b-4 文件快速获批,预计背后均有来自顶层的推动,显示了全球地缘竞争之下,各区域政府对于加密生态及加密用户心智的争夺。尤其是美国大选逐步白热化,共和党对于加密行业态度向来比较友好,特朗普已经明确接受加密捐赠;而年轻化的加密货币支持者群体,同样是民主党非常需要争取的票仓。从这个角度,美国 SEC 态度的突然转变也就可以理解。
从更宏观和长期的角度去考量,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全球参考意义很强,而香港作为中国大陆试验田,政策也可以辐射华人区的金融格局,以太坊 ETF 的快速获批推荐,将是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进一步合法化的重要步骤,也将继续推动加密资产进入主流投资者配置序列,这必是一个持久长期的利好。
LFG Labs: 大选年肯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对美国来说,直接或间接持有加密货币的群体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民调数据咬得紧,那「关键少数」就是香饽饽,从 FIT21 法案于这个时间节点通过就可见一斑。
行政、立法层面监管层面的松动,也就促使了监管层面的转向,不论后续实际走向如何,这对加密资产进一步走入主流视野、获得合法合规框架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
2、市场对 ETH ETF 利好消息的反应远不如此前的 BTC ETF,为什么?你认为本轮牛市的主旋律会回到以太坊吗?
LD Capital: 传统机构对 BTC 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更高,也有调查显示 ETH ETF 正式通过后带来的资金净流入可能不到 BTC 的 20%-30%。ETH 会在牛市的中后期迎来主旋律,短期来看 BTC 依旧非常强势,这点也可以从期权市场的期限结构和 ETH/BTC 的远期汇率看出,仍然指示 BTC 在更长的期限(年底)看涨情绪更为浓厚。
Web3 小律: BTC 和 ETH 资产属性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传统资本可以接受 BTC 作为价值存储的工具,但是不一定接受 ETH 的这个属性。
考虑到 ETH 与 BTC 的相对市场规模以及机构对这些资产的需求差异,资金流可能会令人失望。例如,2023 年 10 月美国 ETH 期货 ETF 的受欢迎香港现货 BTC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 2.39 亿美元,而 ETH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为 4100 万美元,比率约为 6:1。加拿大现货 ETF 的比率相似,BTC 和 ETH 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 27 亿加元和 4.5 亿加元。
Eureka Partners: 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共识,ETF 的目的是让更多传统行业的用户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去买卖 BTC。那么对于传统行业的用户来说,BTC 的社会共识会远远强于 ETH,毕竟大家对于 Crypto 的市场认知是绕不开 BTC 的。
我们 Eureka Partners 认为牛市其实是一个主升浪的逻辑,即市场的叙事走向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以太坊作为发展至今仍具有很大潜力的生态市场,势必会爆发出一系列好的项目和声音出来。
Block unicorn: 首先,比特币 ETF 上市之后,大家对以太坊 ETF 上市已经毫无悬念了,行业内的人在比特币上市的期间就已经买入以太坊,这些存量资金在前段时间并没有让以太坊的价格攀升。以太坊 ETF 加速的批准的消息放出,吸引了非常多行业意外的新资金进场,在价格方面让以太坊价格爆拉。
其次,在前段时间,或是最近,因为以太坊没有上涨到他们满意的状态,又开始产生了厌恶情绪,我觉得这种情绪大多数小散户,大户肯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以太坊。目前我们行业的金融基础设施几乎被以太坊包揽了,整个世界的运行逻辑就是——所有的行业的经济运动几乎离不开银行,以太坊拥有整个行业最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创新,ETH 涨了,可以让整个行业雨露均沾,体量决定了以太坊有这么强大的能量可以带动市场。
inpower 王骏: 也不算不如吧,受此利好影响提升了 20% 左右。之前 BTC 的价格提升也不完全是受 ETF 影响,而是有减半 / 比特生态邓多重因素导致。
本次 ETH 的 ETF 其实没有批完,还有一半产品审批之后才会上架。
个人认为以太坊 ETF 获批更多是利好整个加密市场,例如现在有很多人关注 Solana 的 ETF 进展。
关于本期主旋律,个人认为其实主流资本都在关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对性能链要求比较高。
说实话我感觉 Solana 和以太坊现在可能已经差距不大了,这个和各个以太二层的诸侯割据有关系,不能形成合力的话可能会被 Solana 超越。
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道理放在虚拟货币 ETF 也一样,投资者对于下梁山的收编故事新鲜感没有那么足。本轮牛市不会回到以太坊了,因为故事陈旧,创新乏力。从创业的角度上来看,以太坊已经是一个 10 岁高龄的组织了。
小猪 Web3: 首先,如果把山寨币剥离出市场,BTC ETF 获批 BTC 大涨,开启加密牛市,ETH ETF 获批 ETH 大涨,扭转了 ETH/BTC 的汇率,其他山寨币又没有 ETF 利好,不涨只能说是情理之中,为什么会有反应远不如此前的 BTC ETF 获批的感觉是因为 BTC ETF 刚获批,市场会有一个预期,大量资金进入加密市场,山寨币也会鸡犬升天,因此那一波山寨币也普遍有了好几倍的涨幅,结果资金只进入 BTC,山寨币许多都回落到 BTC ETF 获批之前的水平,因此 ETH ETF 获批没有大的反应我觉得是正常的;至于本轮牛市的主旋律会回到以太坊吗,我心里是希望会回的,但是 ETF 这轮叙事无论是 Layer2 还是 Restaking,都缺少一些实际应用落地,没有 20 年 DeFi 那种惊艳的感觉,所以我觉得 ETH 还需要一个「奇点时刻」,一个真正能落地的应用出现,才能更好地奏响本轮牛市的主旋律。
Tom Analysis: 市场目前对于以太坊 ETF 的反应较小,我觉得主要是几个原因:
1)之前比特币 ETF 获批后,市场已经隐含了以太坊 ETF 获批预期,以太坊币价在 23 年 10 月启动,从 1600 美元上涨到 24 年 1 月初的 2400 美元左右,又伴随比特币上涨到突破 4000 美元,对于以太坊 ETF 的预期是其中重要驱动力。
2)目前只有香港以太坊 ETF 正式上市交易,但是由于大陆用户不能购买,缺少增量买盘,其交易额和市值规模均比较小,根据 SoSo Value 数据,香港以太坊 ETF 上市至今 25 个交易日,平均日交易额仅 143 万美元;3 只香港以太坊 ETF 总以太坊锁仓量只有 1.4 万枚,再加上还支持实物申购,并未能复制美国比特币以太坊路径,为链上带来大量买盘。
3)另外还有一个小原因,目前不论是香港以太坊 ETF,还是预计获批的美国以太坊 ETF,均不支持质押收益。使得对于有能力持币的用户,持有 ETF 的收益比直接持币,年化收益率要低约 3 个百分点。
LFG Labs: 如果刻舟求剑看的话,比特币 ETF 从消息开始酝酿到最终落地,结合行情上扬的节奏,差不多小半年的周期,所以以太坊也不排除是这种小步快走的节奏;当然阴谋论一点,甚至也不排除可能是市场预期(内幕)今年通过无望。
我觉得以太坊还是目前 Web3 生态创新的主轴,只是在面向增量用户与收益平权的维度上,当下周期里的其它生态走到了前列,因此让以太坊稍显落寞。
3、最近以太坊基金会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已经成为以太坊生态的包袱。包括核心开发者兼职赚钱和 Vitalik 的绝对影响力等,你认为这些对以太坊的合规路线、传统机构进场以及更广泛的前景有什么影响?
LD Capital: 基金会依旧会充当以太坊发展的重要角色,但从基金会在 ETH 作为一个二级资产的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定期的运营抛压,政治站队导致的资金参与属性等可能会导致其面临竞争对手比如 Solana 的压制。
Web3 小律: 相对年轻一点的公链基金会(更像一个初创公司)可能能够满足用户高增长的需求,用户更多的将价格的增长和基金会的治理成功与否进行挂钩。以太坊基金会是一个运营相对久的机构,在去中心化的路径上避免不了出现治理上的问题(中年危机,增长瓶颈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机制的透明、任期、权利的流动等等。
Eureka Partners: Vitalik 和以太坊基金会一直被认为是目前以太坊生态中较为中心化的点,他们对于以太坊之后的发展趋势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但这其实是一个必经的过程,Vitalik 和基金会的存在主要是当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正如一个邯郸学步的小孩子,我们都需要在前期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来保证发展路线不会走偏。因此,目前为止 Vitalik 和基金会对于之后的合规路险、传统机构进场等更多起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助推作用。
Block unicorn: 首先,以太坊基金会出来兼职捞外快这件事情上,也并不是只有以太坊才有,SOL 基金会的人之前天天吹捧某个 MEME 币,也没见人出来批评。
其次,以太坊逐渐的去中心化,基金会的大部分人会变的没有那么重要,只有少数基金会成员可以对行业造成影响,传统机构进场之后,这些基金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传统机构会在行业中争夺话语权,获得更多的利益。
inpower 王骏: 个人认为,以太坊基金会的影响力比之前已经没有那么绝对了,包括 V 神的绝对影响力也不像几年前那么强。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正是去中心化的体验。
长期来看,以太坊能否保持现有地位需要在应用场景落地的竞争上保持优势。
以太坊基金会可能需要在协调二层或者三层协同竞争方面有一些突破。
不过未来本来就难以预料,而且当前应用场景落地的过程还是比较艰难。在过去几年间链上交互场景主要就是交易,而以太坊坊的丰富生态提供的交易场景比较多。
未来说实话,大规模应用场景的落地可能决定公链生态的胜败。
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大公司病已经出现在以太坊上了,无论是基金会上的人浮于事还是教主不断对外布道的政治正确。以太坊用公司来销售代币,用非营利组织来管理代币和生态建设的合规模式对于十年后的区块链发币创业者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小猪 Web3: 这其实就是以太坊和比特币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所有智能合约平台的公链和比特币最大的不同,比特币本身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价值存储,或者说数字黄金的叙事,其实不需要太多其他的功能,而智能合约平台的公链担任的是一个「世界计算机」的角色,技术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需要不断吸引开发者在他们平台上开发,因此不可避免会有类似基金会这种角色作为发展方向的主导者,这绝对不会是以太坊生态的包袱。以太坊基金会作为加密世界最大也是最开放的组织之一,一直是从争议中过来的,其他智能合约平台的公链基金会没有争议一个方面是太小了,另一方面是因為太過於中心化,但以太坊基金會如今面臨的這些問題,無論是核心開發者兼職賺錢或者 V 神的絕對影響力,都是其他基金會以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我相信以太坊基金會這個組織是有反脆弱性的,這一次也會從爭議中走出來,而且以太坊的發展也不是完全受以太坊基金會控制,還有廣大開發者社區的力量,這就是開源和去中心化的魅力。對以太坊的合規路線、傳統機構進場以及更廣泛的前景至於有什麼影響,還是取決於以太坊基金會的決策以及整個開發者社區的態度,現在談這個為時過早。
Tom Analysis: ETF 的通過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的進場,是對現有以太坊生態的巨大衝擊,也會逐步削弱以太坊基金會以及 Vitalik 的影響力,並形成新的制衡與平衡,整體上會讓整個生態脫離以太坊基金會單極化的狀態,生態多樣性進一步擴大,長期看相比過去會有更好的前景。這裡在以太坊 ETF 通過後,我們 SoSoValue 也會第一時間上線相關看版,提供 ETF 持倉佔比等數據,借此大家也可以看到傳統金融機構入場後對以太坊生態的影響。
LFG Labs: 對於當前的以太坊生態來說,Vitalik 和 EF 都是必選項,一個負責微妙地把控「正統性」方向,一個負責群策群力推動落實。
但這種形散實中心的架構,究竟會在敏感的監管眼中產生怎樣的影響尚未可知,尤其是在所謂 ETF 尋求突破的敏感節點,推動「去 Vitalik 與 EF(以太坊基金會)」與否,也並不是一個好拿捏分寸的選擇。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