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胖企鵝這次玩真的?
撰文:Wenser
6 月 29 日,知名 NFT 項目
Pudgy Penguins
母公司 Igloo.Inc 正式收購鏈上創作者經濟平臺
Frame
,後者團隊將加入該公司,共同打造專為鏈上文化和社區設計的 Layer 2 網絡 Abstract Chain,並計劃在該網絡引入新的經濟機制。據了解,Frame 團隊後續將負責基礎設施開發,如無需許可且強制執行創作者版稅的 NFT 市場等;後續或將部分 L2 Gas 費用用於支持創作者。
Odaily 星球日報將於本文系統介紹此次收購及 Pudgy Penguins、母公司 Igloo.Inc 的「消費者經濟」野望。
Frame 重出江湖,這次換了個角色:被收購方
從 NFT 賽道 L2 網絡,到如今被 Pudgy Penguins 母公司 Igloo.Inc 收購的鏈上創作者經濟平臺,Frame 剛好用了 5 個月的時間: 2024 年 1 月 30 日,在原本計劃主網與 FRAME 代幣同步上線的節點來臨之際,Frame 官方發布推文稱,在收到社區反饋並了解到部分用戶
空投
申領出現問題後,官方已重新開放空投申領,並將推遲主網上線,後續將公布具體信息。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空投沒有如期而至,等來的卻是該專案長達 5 個月的銷聲匿跡——專案官推停止更新,也再沒有其他消息傳出,也因此成為不少人感嘆「NFT 果然已經死了,連宣布做 NFT L2 的都活不下去,直接跑路了」。畢竟,在 2023 年 12 月的時候,該專案還宣布完成了初始融資,由 Electric Capital 和社區成員領投,天使投資人和顧問包括加密 KOL dingaling、Memeland 創始人 9 GAG CEO 陳展程、Azuki 創始人 Zagabond 等。
彼時,Frame 因向過去兩年內在以太坊主網交易過 NFT 並支付版稅的用戶開放 FRAME 代幣創始空投而名噪一時,但卻在短短的不到 2 個月內慘淡收場,無數原本想要「借此回血」的 NFT 玩家也對此扼腕不已。
直到 6 月 29 日,Frame 官方帳號先是發布了一條帶有暗示意味的表情推文;隨後便官宣了被 Pudgy Penguins 母公司 Igloo.Inc 收購的消息,並提到:Frame 後續將參與建設 @AbstractChain,這是一個消費者加密經濟區塊鏈網絡,致力於文化、社區和創造力方面的發展。
此外,Frame 官方在公告中提到,Abstract Chain 將使用 ZK stack 的密碼學技術和 EigenDA 為建設者們提供安全、超快速、低成本、開發人員友好的建設環境。FRAME 代幣領取者先前獲得的獎勵將在 Abstract Chain 的原生激勵系統中得到兌現。
鏈抽象,抽象鏈
一個原本相對失敗的 NFT L2 專案,自此搖身一變,成為了胖企鵝 IP 集團旗下的重要組成部分。
胖企鵝 IP 帝國版圖再添一員:三叉戟初步成型?
在 Frame 官宣被收購之後,Pudgy Penguins CEO Luca Netz 也轉發了該消息並發布長文對此事予以完整說明。
他提到:「我們很高興地宣布,已經收購了 @frame_xyz 及其團隊,為構建 @AbstractChain 做出貢獻。通過後續合作,我們將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分發機制,以將加密貨幣引入消費者加密貨幣革命。現有 L2 的重點一直圍繞技術創新而不是文化擴張。在我看來,L2 是鏈上文化經濟的軌道。為了推動這一經濟,你需要兼顧社區、文化和分發機制,我相信加密貨幣領域沒有人比我們在這三件事上做得更好。我們的使命始終是將加密貨幣帶給大眾人群,此次收購標誌著我們朝著實現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前,在建設 @pudgypenguins 時,我們發現了一個不幸的事實:當前的 L2 並不是為消費者加密革命而準備的。此次收購使我們能夠正面應對這些挑戰,並創建一個支持和增強消費者加密體驗的生態系統。我十分期待與 @cashbowie 和 @0xcygaar (Abstract Chain 的 2 位聯合創始人)密切合作,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鏈上社區,為建設者帶來他們需要的用戶,為用戶帶來他們想要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cashbowie 此前曾在 ZKsync(@zksync)、動視暴雪(@Activision、@Blizzard_Ent)任職;@0x cygaa 則是 ERC-721 A 代幣標準貢獻者,且活躍於加密貨幣領域,曾加入 NFT 交易協議 Sudoswap,兼任 Mocaverse 顧問等身份。
Frame 作為一條 NFT Layer 2 鏈,自今年 1 月 30 日發表空投預領期延長後,官推就陷入了沈默。一直到上周,Frame 終於把大招給憋出來了——這條鏈被 Pudgy Penguins 新成立的母公司 Igloo 收購了。
而就在 6 月 23 日,Pudgy Penguins 與旗下 NFT 許可平臺 OverpassIP 共同成立母公司 Igloo.Inc 官宣時透露,該公司由 Pudgy Penguins、OverpassIP 和另一個未披露的實體組成,其官方 Medium 頁面顯示,將致力於構建 Web3 主流 IP 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以支持鏈上品牌建設和消費者參與。
如今,「另一未披露實體」終於真相大白——正是 Frame 及後續將打造的 Abstract Chain(抽象鏈)。
抽象鏈官方帳號宣發素材
至此,胖企鵝背後的 IP 帝國——Igloo.Inc 生態的三大版圖終於一一揭曉,即 NFT IP 專案 Pudgy Penguins(胖企鵝)、NFT IP 授權許可平臺 OverpassIP(IP 天橋),以及 Frame 專案改組的消費者經濟區塊鏈網絡 Abstract Chain(抽象鏈)。
後續,Abstract Chain 將成為更多應用和場景構建的底層基礎設施,Pudgy Penguins 則將以數字資產以及 IP 符號的形式成為擴展衍生更多價值產品的起點和紐帶,OverpassIP 則將扮演產生商業價值回報並構築可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平臺,共同鑄就「胖企鵝 IP 帝國的完整版圖」。
此外,引人注意的是,在本次收購宣發公告中,Frame 官方帳號、Pudgy Penguins 官方帳號以及 Pudgy Penguins CEO Luca Netz 對部分詞匯進行了高頻使用,或許透露著胖企鵝這一初具雛形的 IP 帝國下一步的發展野望,那就是——「面向大眾消費者、推動 Crypto 大規模採用、打造世界上最大的鏈上社區」(Consumer Crypto Revolution、Next Generation of Consumer Crypto Adoption、Build the World’s Biggest Onchain Community)。
Abstract Chain:顛覆
Base
,打造世界最大的 Onchain Community?
早在 2023 年 6 月,Pudgy Penguins CEO Luca Netz 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最早將於 6 月下旬推出名為 Overpass 的 Web3 IP 許可市場。
當時,他認為,NFT 授權許可機制將使該行業從「龐氏經濟學」模式轉變,並通過關注有形的、現實世界的收入來促進專案的可持續增長。Overpass 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簡化並解決目前複雜且繁瑣的許可程序,與創建虛擬資產和空投的負債形式不同,Overpass 模型代表了範式轉變。該平臺將允許商業主體直接從 NFT 持有者那裡獲得知識產權許可,並將其用於他們的產品和工具,為持有者提供一種可擴展的獲取貨幣收益的方式。
儘管直到今年的 1 月底,該平臺測試版才正式發布上線,並上線了基於 Pudgy Penguin IP 的 Pudgy Toys 第二章授權(包括 88 個 Pudgy Penguin 和 Lil Pudgy)。
可以說,正是這一步,才為 NFT IP 授權許可這一商業模式真正地打下了基礎,並借此為 NFT IP 的商業價值開發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畢竟,鏈上資產與鏈下現實世界的 IP 認證與許可的聯繫,需要這樣一個「橋梁」角色的存在。
不僅如此,從個體層面而言,OverpassIP 為 NFT 持有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 IP 授權經濟回報模式」;而從資本角度而言,這將是鏈接一個千億乃至萬億美元市場的絕佳機會。也無怪乎旗下資金管理規模超 30 億美元的知名資管公司 Bitwise CEO Hunter Horsly 近日以早期持有人的身份也對 Luca Netz、 Pudgy Penguins 以及 Igloo.Inc 在過去幾年裡做出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並強調說:「 Luca Netz 和他的團隊正在做艱苦而重要的工作:他們將把數百萬人帶入加密領域」。無獨有偶, 6 月 24 日,資管機構 VanEck 將 X 平台官方帳號頭像更換為 Pudgy Penguins,並得到了胖企鵝社區和加密社區的熱烈反饋。
除此以外,Pudgy Penguins 此前在線下零售方面取得的成績也令人眼前一亮: 2023 年 5 月 17 日 Pudgy Penguins 的實體玩偶 Pudgy Toys 上線亞馬遜商城,隨後創下「發售後兩日內銷量超 20000 ,銷售額超 50 萬美元」的驕人記錄,一度力壓芭比娃娃、樂高和寶可夢等知名 IP 的實體產品。要知道,在開售的前兩天,只有美國用戶可以購買。隨後,在 Odaily 星球日報對 Luca Netz 的深度採訪中,他提到,胖企鵝的零售銷售已經做到了 1000 萬美元,每個月的社交媒體曝光量高達數十億次。
可以說,基於過往的成績來看,胖企鵝在消費者經濟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