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Bittensor生态的首个代币。
在TAO之后,谁会是DeAI赛道的下一个Alpha?
在这个Web3+AI叙事的元年,受到Polychain、DCG等顶级投资机构加持的AI赛道龙头Bittensor(TAO)在登陆币安后带领DeAI领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催动了一系列概念代币上涨。
如今行情乍寒还暖,但AI叙事仍在猪突猛进,VanEck就预计2030年AI市场份额或高达1.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DeAI的需求也将持续膨胀:如果能够通过一套基于Web3的共建共享架构,为大家提供参与AI时代的平等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AI时代红利,无疑会是下一波「AI & Web3」浪潮的最大机会所在,甚至潜在规模还将大于比特币的体量。
Bittensor叙事尚未结束,生态刚刚起步,那谁会是其中第一个Alpha?就在昨日,作为2024年在CoinList公开销售的首个AI项目,Masa官宣在Bittensor上推出基于LLM的AI数据子网,成为Bittensor生态首个有代币的数据子网,MASA更是成为泛Bittensor生态继TAO之后的唯一可投资「新币」。
市场变动不居的大背景下,Masa Bittensor子网的推出会否成为「AI & Web3」新一轮行情的催化剂?Masa(MASA)又能否成为承接Bittensor生态资金与开发者资源外溢的爆点?
Masa:Bittensor生态首个发币的数据子网
某种程度上,Bittensor生态与「AI & Web3」叙事可谓同此凉热。
本轮AI超级叙事起势以来,比照AI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的Web3博弈迅速白热化,不同细分赛道也涌现了一批头部玩家,其中Bittensor则一马当先地扮演了DeAI领域「房间里的大象」角色:自2023年3月推出以来,Bittensor已经构建了一个价值100亿美元的全球规模AI生态系统,诸如DCG子公司Foundry和Polychain在内的机构验证者总共质押了570万枚TAO(约18亿美元),彻底打开了DeAI叙事的估值天花板。
更关键的是,因为Bittensor是通过由一个个较小的、专门的子网组成的中心网络运作,每个子网都致力于AI的不同领域,并凭借其复杂的TAO经济模型激励高价值AI子网的生产,所以作为DeAI领域的「第一代Alpha」项目,也一直在不断激发DeAI领域的创新活力。
就在5月份,Bittensor还宣布将每周增加4个子网插槽,直至达到新的64个插槽上限,今年的目标则是迈向1024个子网。也正因如此,不断扩容的Bittensor子网生态,几乎成为虹吸优质项目与资源的大一统DeAI底层创新平台,覆盖了内容生成、数据搜集与处理、LLM生态系统、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Fi和其他应用等多个领域。
从这个角度看,Masa在Bittensor上推出基于LLM的AI数据子网,无疑是更广泛触达全球DeAI领域资源与项目的一招妙手——Masa Bittensor子网将利用Bittensor的P2P机器智能网络来加速AI数据的聚合、转换和获取,从而使AI开发者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利用全球的任何数据构建任何东西。
因此此次合作本质上对Masa来说未尝不是一张船票,能极大地赋能了Masa自身的生态系统,甚至不排除在泛Bitterson生态内构建最活跃和利用率最高的Bittensor子网,从而成为接力Bittensor的「新生代Alpha」。
毕竟目前该子网提供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实时和静态、结构化、注释和向量化的数据,包括X、Discord、记录下来的语音数据(例如播客、YouTube、TikTok)、受限网络数据(例如纽约时报)和公共网络数据(例如谷歌搜索),AI开发者已经用于多种用例,例如捕获交易信号和构建超个性化的AI伴侣。
那通过与Bittensor的结合,Masa得以获取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其数据子网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服务和体验;同时还有助于吸引Bitterson生态内成熟的数百名开发者加入,从而壮大Masa的开发者群体,推动其生态系统下一步的无边界创新演化速度。
当然这种受益也是双向的,在过去的2年里,Masa网络中已经发展了超过160万贡献者和100多名开发者,不同的参与者都通过贡献数据获得了收益,而这些Masa的贡献者、开发者和验证者生态预计也会显著增强Bittensor网络的性能和效用。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整个泛Bittensor生态中,除了TAO之外,再无其它子网项目推出代币,这也意味着沉淀在Bittensor的资金的可交易标的十分单一,而此次Masa Bittensor主网的推出,也使得MASA成为首个Bittensor子网项目代币,无疑为Bittensor生态的上百亿美元沉淀资金提供了新的选择。
与此同时,Masa也在Bittensor生态系统中引入了第一个双代币奖励模型,让Masa协议和Masa Bittensor子网的验证者和工作节点可以通过MASA和TAO获得双代币质押奖励,其中Masa基金会拥有的来自子网运营的TAO,将通过回购或分发来支持MASA,以作为排放计划的一部分。
一言以蔽之,如果梳理Masa和Bittensor此次合作背后的核心逻辑,就是TAO是今年首个在币安上市的AI赛道龙头生态项目,MASA则是Bittensor子网生态中唯一有代币的龙头项目。
「长期主义」,日拱一卒的Masa
如果说Bittensor是DeAI赛道的当家花旦,那Masa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势头凶猛、未来可期的新晋小生。
值得注意的是,Masa核心团队在架构上本身就体现了「技术+市场」的双重属性,以其两位联合创始人为例:Masa联创Brendan Playford作为Web3连续创业者和区块链技术资深人士,2013年起参与比特币挖矿,2017年完成加密项目DAG的ICO融资,2020年创立的大数据项目曾获得1700万美元融资;而另一位Masa联创Calanthia Mei曾历任海外科技圈头部投资人和前硅谷独角兽高管等职位,2017年在全球最大支付公司PayPal联合参与创立战略投资部门,并协助其在全球战略部署超3亿美元资金,2020年作为创始团队和高管加入硅谷明星科技项目并完成1亿美元融资,而后成功退出出售给美国上市公司;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同赛道项目难以复刻的独家竞争优势,因此虽然自TAO 上線幣安後,AI 領域的表現整體低迷,但作為 DeAI 領域的明星玩家,Masa 近 4 個月的確打出了一套相當漂亮的組合拳,無論是水面上的市場、合作方面,還是水面下的產品、技術維度,都相當扎實地體現了長期主義的團隊調性。
首先是在市場方面,MASA 幾乎成為上半年 DeAI 領域的新生代「頂流」,通過不間斷的合作上所動作,扛起了投資者對 DeAI 項目的關注度大旗:
3 月 7 日,MASA 登陸 CoinList,成為 2024 年 CoinList 首個啟動社區輪代幣銷售的 AI 項目,並在 17 分鐘被搶購一空,超募認購超過 6.4 倍,創下新紀錄;
4 月 11 日,MASA 同步上線 Bybit、HTX、KuCoin、Gate.io、CoinList、Pancakeswap 與 Uniswap 等交易所並開啟交易,24 小時交易量便突破 1 億美元;
其次在項目進展和產品發布方面,無論是上線 Masa AI 數據市場,還是推出去中心化 AI 開發者生態系統,並公布首批 13 個開發者合作夥伴團隊,Masa 都在日拱一卒地穩步推進。
尤其是本月初公布基於「Fair AI」的網絡技術架構與產品適用場景,更是致力於帶頭推動構建支持 Fair AI 發展的協作生態系統。
而更廣泛的 DeAI 生態合作就如同一塊試金石,能夠檢驗出項目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發展潛力,在這方面,Masa 近 3 個月前後與多個明星項目達成了深度合作,其中除了進一步與 CoinList 合作推出新的 MASA 質押計劃,還包括相繼與 AlloraBase、SpectralTelle、Theoriq、Sleepless AI、GT Protocol 等 AI 各領域明星開發者項目達成的全新合作。
而在此之外,Masa 作為 DeAI 領域的頭部玩家,從 4 月份的香港到 7 月份的布魯塞爾,也積極參與或主辦了一系列技術研討會、小組討論等各式 Web3 & AI 活動,包括香江之畔的 8 場對話活動和布魯塞爾 ETHCC 大會期間的 9 場「AI & Web3」相關周邊活動,一以貫之地與 Builder 們共叙 AI 賽道的新變化新進展,同時也和行業領軍者們一同暢想 2024 年 Web3 與 AI 融合發展的可能路徑。
凡此種種,如果說「2024 年的 DeAI 就是 2020 年的 DeFi」,那如今偏冷的市場環境或許正是做事的好時機,著力點就在於如何日拱一卒地為未來新資金、新用戶、新用例的湧入做好全方位的市場與技術儲備。
當前 AI 賽道的發展態勢雖然仍晦暗不明,但一旦在下半年出現回暖趨勢,Masa 這種持續性的先手佈局就會立即轉化為獨一檔的競爭優勢——涵蓋了技術研發、生態合作、市場拓展等多個層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儲備和合作資源。
因此如果我們把視線收束到宏觀角度,會發現 Masa 此次發布 Bittensor 子網的時間點可謂恰逢其時:
如果說上述一系列的努力,使得過去幾個月 Masa 在 DeAI 競爭中的優勢不斷積累和壯大,就如同一位即將踏上賽場的運動員,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和充分準備,已經具備了夺冠的實力,站在了厚積薄發的最後關口,只差那臨門一腳。
那 Masa Bittensor 子網的推出,或許就是將海量資金、開發者資源、新創新應用場景引入 Masa 生態,催發這個鏈式反應的奇點時刻。
1+1>2:Masa 與 Bittensor 生態資源的雙向耦合
如果說 TAO 是「Web3+AI」賽道的基石與 Beta,那麼 Masa 就是這個龐大生態中的第一個 Alpha。換言之,Masa 發布 Bittensor 子網後,相當於打通了 Masa 與 Bittensor 生態沉澱資金、開發者資源的雙向流動渠道。
首先自然是 Masa 的 DeAI 數據服務將進一步觸達全球範圍內的 DeAI 應用和開發者,更多的項目將與 Masa 建立合作關係,從而推動 Masa 的終端應用場景不斷完善和壯大,為 Masa 帶來全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價值創造渠道。
其次,Bittensor 現有的開發者資源也可以直接涌入 Masa 生態,進行基於 DeAI 架構的各式用例創新,增強 Masa 生態內部的無邊界創新變量。
譬如 Masa 已允許開發人員對任一播客的音頻數據進行自動化處置,高效處理文本信息,以用於訓練健康和保健等場景的 AI 代理;同時 Masa 還允許開發者基於從 Discord 伺服器提取的對話消息和用戶互動數據,匯總產品反饋和社區情緒,以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產品反饋等等。
說白了,Bittensor 與 Masa 生態資源的雙向耦合,可以幫助更多的 DeAI 應用落地生根,甚至於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有望通過 Masa 與 Bittensor 擴展的場景用例,加入 DeAI 和 Web3 生態,實現 Mass Adoption 的目標。
這種「1+1>2」背後所帶來流量紅利不可小覷——不僅是 Masa 生態,包括 Bittensor 平台也有望獲得一波明顯的用戶增長與場景創新,而更多的用戶和更豐富的用例意味著巨大的流量優勢,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 TAO/MASA 代幣的市場需求和認可度,還能夠為 Masa 創造更多的商業落地機會。
而生態的繁榮必然會帶來代幣價值的顯著提升,MASA 代幣作為 Bittensor 子網生態系統中的第一個實時代幣,通過 Uniswap 上的 MASA / wTAO 交易對,不僅直接擴大了流動性交易渠道,還等於成為泛 Bittensor 生態上百億美元沉澱資金繼 TAO 之後唯一的可選標的,這就為 MASA 提供了充足的升值潛力。
小結
真正的轉折時刻往往在悄無聲息中發芽,尤其是面對 DeAI 這樣的技術叙事,個體的局部感知與整體趨勢往往會存在巨大誤差。
因此 DeAI 的下一個 Alpha 會是誰?什麼時候到來?我們無從知曉,但從台前到幕後,從 TAO 到 MASA,從壓艙石般的 Beta 到如今的新 Alpha,泛 Bittensor 生態在「AI+Web3」叙事中始終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至少在當下,尤其是伴隨著 Masa Bittensor 子網的推出,Masa 已經展現出了接力 Bittensor(TAO)成為「新生代 Alpha」的姿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