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完成了一场直播课程,名为「转型Web3开发第一课」。几天后,我将这节课的内容拆分,重新录制成了7个较短的视频,并陆续发布到了B站、视频号、抖音、知乎等平台上。
在B站上有字幕,而其他平台则没有。
如果你喜欢在B站上观看,可以搜索「转型Web3开发第一课」找到这套视频课程,或者直接搜索我的名字「Keegan小钢」也可以找到。
以下是图文版的第五篇文章,前四篇的链接如下:
01 | 自我介绍
02 | 什么是Web3
03 | 为什么转Web3
04 | 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Web3的组成架构】图文版
大家好,我是「Keegan小钢」,欢迎继续观看《转型Web3开发第一课》。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认识Web3的组成架构。如果要转型Web3,就需要对整个Web3生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我在去年初总结并分享过一篇热门文章,很多人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是《万字长文聊聊Web3的组成架构》,虽然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多,但是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对于很多Web3新手来说。
我将整个Web3生态抽象成了四个层级,从底层到顶层分别是:区块链网络层、中间件层、应用层和访问层。
区块链网络层是最底层的,也是Web3的基础层,主要由各个区块链网络组成。包括比特币网络、以太坊网络、BNB网络、Solana网络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联盟链不在此列。
根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50多条区块链。这么多区块链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我列举了几个维度。
首先,可以按照层级划分为Layer0、Layer1、Layer2。Layer0被定义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层,主要由模块化区块链组成,代表项目有Celestia、Polkadot、Cosmos等。同时,我将跨链桥和跨链协议也划分到Layer0。
Layer1也被称为主链,比特币网络、以太坊网络、BNB和Solana都属于Layer1。
为了解决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衍生出了Layer2。Layer2作为附属于主链的子链存在,主要用于承载Layer1的交易量,承担执行层的角色,而Layer1则可以成为结算层,从而大大减轻交易压力。目前主流的Layer2都是扩展以太坊的子链,包括Arbitrum、Optimism、zkSync、StarkNet、Polygon等。比特币也有Layer2,之前的老牌项目主要有闪电网络、Stacks、Liquid等。而在铭文热潮之后,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比特币Layer2项目。
从虚拟机的角度对区块链进行划分,可以分为EVM链和Non-EVM链(即非EVM链)。EVM即以太坊虚拟机。现在很多链都支持EVM,所以EVM已经是整个区块链网络中最庞大的生态。而非EVM链主要包括Solana、Aptos、Sui等。此外,EVM链的智能合约主要使用Solidity作为开发语言,而非EVM链则主要使用Rust或Move语言开发智能合约。
最后,还可以根据存储数据大小对区块链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计算型区块链和存储型区块链。以上所说的都属于计算型区块链,而存储型区块链主要包括Filecoin、Arweave、Storj、Siacoin和EthStorage。实际上,存储型区块链并不多。
以上就是关于区块链网络层的内容。
在区块链网络层之上的是「中间件层」,主要为上层应用提供各种通用服务和功能。这些通用服务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审计、预言机、索引查询服务、API服务、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基本的金融服务、数字身份、DAO治理等。提供通用服务和功能的组件被称为「中间件」,这些中间件有多种形式,可以是链上协议,也可以是链下平台,或者是链下组织,包括中心化的企业或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DAO。
再上一层是应用层,这一层是发展最繁荣的一层,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前面提到的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其中提到的做项目,主要也是指做Dapps。此外,像币安、OKX等交易所,以及比特币ETF、以太坊ETF等,也可以归类到这一层。Dapps有很多细分赛道,包括NFT、DeFi、GameFi、SocialFi等。
由于NFT的特性,任何具有所有权的东西都可以成为NFT,所以有人说「万物皆可NFT」。因此,NFT的发展涉及到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如果只关注NFT本身,即NFT的不同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收藏品、艺术品、音乐、影视、游戏、体育运动、虚拟土地、金融、品牌、去中心化身份(DID)。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也有很多细分领域,主要包括稳定币、交易所、衍生品、借贷、聚合器、保险、预测市场、指数等。这里提到的交易所指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而前面提到的币安、OKX等交易所则是中心化交易所(CEX),是不同的概念。列举的所有细分领域都是指去中心化的。有些细分领域仍然可以继续细分。例如,稳定币可以分为中心化稳定币、超额抵押稳定币、算法稳定币。衍生品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永续合约、期权、合成资产、利率衍生品等。
GameFi和SocialFi目前还没有得到很成熟的发展,所以没有发展出更多的细分领域。
最上面一层是访问层,也是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入口层。这一层主要包括钱包、浏览器、聚合器等。此外,一些Web2的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了Web3的入口。钱包是最主要的入口,也有很多种类,包括浏览器插件钱包、移动端钱包、硬件钱包、多签钱包、MPC钱包、AA钱包等。像Twitter和Reddit这样的Web3社交媒体平台,因为聚集了很多Web3社群,也成为了Web3的访问入口。
以上就是关于Web3整体生态的组成架构,也就是全景图。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细节,可以阅读我的热门文章《万字长文聊聊Web3的组成架构》,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标签
Keegan小钢
WEB3
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6909062
相关新闻
大家都说抄底,但抄底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专访Mysten Labs联创:L2没有价值
【转型Web3开发第一课】图文版 | 04 | 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Hack VC合伙人:AI+Crypto的8大真正优势
近500家项目8年角逐终出独角兽,Web3 Social Summer将至?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