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希望透過改變節點與網絡同步的方式,讓普通使用者更容易運行以太坊節點,並且使用普通消費者硬體來實現。
在以太坊中,任何能夠運行其軟體並與其他節點連接以共享和驗證網絡數據的電腦,都可以建立一個節點。這些節點共同協作,驗證交易並維護以太坊的安全。
擁有一個完整節點是有價值的,因為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維護一個本地伺服器,並像運行本地伺服器一樣運行以太坊伺服器,Buterin在以太坊研究博客中解釋道。
通過完整節點,用戶可以“以無信任、抗審查且保護隱私的方式閱讀區塊鏈,”Buterin在星期天的以太坊研究博客中寫道。
然而,根據Etherscan的數據,今天運行完整節點意味著需要儲存超過1.3TB的數據。沒有強大的硬體或雲端資源,大多數人無法做到,考慮到成本問題。
“目前,開銷過高,即使經過許多效率改進,仍可能保持昂貴,”Buterin指出。
“節點將不再儲存所有區塊鏈數據,而是僅儲存它們需要的部分,而36天之前的歷史數據將分散存儲在多個節點上進行共享存儲,”Tiger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Ryan Yoon告訴Decrypt。
“可以把它想像成圖書館系統——如果你可以在需要時從其他圖書館請求書籍,那麼你不需要所有書籍都在本地分館裡,”他補充道。
以本地優先為主,更寬廣的路線圖
在2023年,Buterin倡導一個長期目標,即讓完全驗證的以太坊節點能夠在“普通消費者硬體”上運行,例如手機,儘管他承認這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
Buterin的新提案引入了一個本地優先模型。這個概念很簡單:讓節點只跟隨對用戶重要的部分,而不是追踪整個以太坊的全球狀態。
節點將不再儲存所有內容,而是根據需要拉取特定的信息並檢查其正確性。
這個概念也契合了以太坊更廣泛的路線圖,這一路線圖正在以Pectra升級的第一階段為基礎鋪設,這被稱為“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系統更新。
對於Buterin而言,僅依賴少數幾個主導提供者會帶來審查風險。
如果以太坊的市場結構是這樣,它將“面臨來自去平台化或審查用戶的強大壓力,”他寫道。
基於這些原因,“繼續確保更容易運行個人節點是有價值的,”Buterin補充道。
這項提案“就像是一陣清新的空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Vanilla Finance的共同創辦人Michael Cameron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表示,該平台在BNB Chain生態系統內運營。
雖然以太坊上的最新技術提供了無信任和隱私保護,但“它們的計算開銷和元數據漏洞”暴露了過度依賴少數幾個大玩家的危險,Cameron解釋道。
然而,完全實現這一概念仍然面臨挑戰。
它需要“強大的狀態子集選擇機制和後備選項,這可能會增加複雜性,”Cameron說,並補充說,分佈式存儲只有在“足夠多的節點參與以確保數據可用性”時才能成功。
回應這一觀點,Tiger Research的Yoon表示,儘管提高節點數量並將其地理分佈“有助於讓網絡擺脫集中化風險”,但如何應用這一點仍然需要“徹底評估”。
儘管如此,“這是一個值得奮鬥的目標,”Cameron表示。
編輯:Sebastian Sinclair